愈堕落愈英雄
□朱白(媒体人)
以《小时代》最新鲜的色相为代表,一票年轻导演主导的小片正在中国院线市场走红。口碑是可以掺杂水分的,历史地位难以在一时之间确立和看清,所以票房上飙升的数字就成了唯一货真价实的指标。从观众到影评人,从媒体人到从业者,将目光调整到只聚焦票房和大众口味上,这一点也不意外。
如果说经历了《人再囧途之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以及《小时代》之后,我们的电影行业彻底摆脱了唯视觉奇幻大片来制造卖点的拙劣态度的话,那么他们正在以一个新的姿态来迎接一场新的堕落。这也应该是题中之意。
从《失恋33天》开始,一直到《泰囧》,电影这个原本庞大的行业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倚重营销的单一产品。“营销”二字甚至独占了关于一部电影成与败、优与劣的最重要关键词。对它的重视从无到有,再到目前的极致状态,你或许可以感受到中国人的急功近利和内心饥渴的状态。渴望成功,并只想抵达成功的那种状态,可是在极度亢奋想方设法地去“卓尔不群”时,我们忘了其实我们大多数都只能是那个“群”,而非真的“卓”了。
一切都在看眼前,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我们当然可以将所谓“眼前”之物推崇到极致,然后大家再看到它的裂痕乃至倒塌。这一点从八年前的《无极》以降的大片趋势到《富春山居图》的溃败,也能看出来,无不是中国人对某种眼前效应追逐的结果。
唯观众需求的电影只能是一种偷懒的商业行为。它忽略了眼光、审美、喜好背后的深厚内因,而只对一部作品表面元素进行精打细算,粗浅的模仿和追随只能是小作坊的跟风行为。这是我们以市场为借口制造的一个电影堕落的新体制。
毫无疑问的是以票房为基础的大工业背景,在这种“堕落新体制”的现状下也正在同时形成,而《小时代》的成功也标志着多元和年轻一代的问世和登场。好的预感是,华语电影正在分裂成多种类型和风格的产品,不管是市场还是制作公司都不再以同一种审美来要求电影类型,电影的类型多元化将在我们的市场里形成;年轻一代的观众将越来越成为电影消费主体,带着一股冒犯和畅享自我的快感,他们从《小时代》里既找到自我认同,也发泄了对老迈和迟缓的不满,但年轻的审美没什么固定模式,从品位上来说属于比较浅白的阶段,这就是李安说 的“观众的品位还需要慢慢培养”———但这也是趋向优化比较利好的问题,即观众选了进电影院,群体的自我培养的第一步已经完成了。
不好的预感是,在郭敬明的成功之后,市场会培养、寻找和制造出接下来一大拨的“郭敬明”。比如他们会觉得有固定粉丝的明星级作家都可以将声望转换成电影票房,就跟两三年前风行一时的作家办杂志一样,韩寒的《独唱团》、安妮宝贝的《大方》、笛安的《文艺风赏》等等,风起云涌自然有一种大时代来临的错觉,但如今如你所知,前两者都已经从市场上消失了。不管是出版风险、体制障碍,于市场行为来说,它们的出现和淡出都是一种淘汰过程。
多元化和年轻消费群刚刚起步,希望一窝蜂式的模仿和追随不要出现。因为葬送永远比牟利要快得多,饱含热情和节操的资本运营商们当然知晓这一点。